时间:2021-06-30 点击: 次 来源:不详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娱理工作室对话《柳浪闻莺》的导演戴玮,听她说说如何在大银幕上呈现这一组性格鲜明的双女主形象。 《柳浪闻莺》双女主、第三性、雌雄同体……《柳浪闻莺》不只有郑云龙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有三部华语片入围,《上山》是两个男的故事,《东北虎》是一对中年夫妻的故事,而《柳浪闻莺》则讲述了双女主“相爱相杀”的纠葛。 《柳浪闻莺》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的同名小说,这部作品不仅是音乐剧演员郑云龙的大银幕处女作,其中的双女主设定、 “第三性”的复杂概念都值得探讨。 越剧舞台上的女小生,介于男与女之间,她在面对女生和男生时,在面对友情与爱情时有哪些抉择? 娱理工作室对话《柳浪闻莺》的导演戴玮,听她说说如何在大银幕上呈现这一组性格鲜明的双女主形象,如何展开了关于越剧文化、90年代风貌的画卷。 01 双女主 《柳浪闻莺》塑造了一对“相爱相杀”的双女主形象:垂髫和银心。 她们从小在剧团一起长大,在台上一个是梁山伯一个是祝英台,生活里她们和同一个男人工欲善有情感纠葛。 在爱情、前途和社会洪流的裹挟中,两个女主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路径,她们的友情里有相扶相持,也有背叛和误会。 垂髫和银心,可以是一个人的一体两面,也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女性类型。 导演阐述:我一直在找一个关于女性的故事,能把那个年代的情感、精神面貌带出来,直到我遇到了《柳浪闻莺》这个小说。 这两个女孩都有自己的态度,一个是坚守坚持,一个是我要活得好,我要成为大家向往的那种人。她们俩的生活轨迹不一样,这样的人在我们生活中都遇到过。 垂髫相对简单,她很单纯,她就是一个劲追求精神世界,她即使不能去唱戏,内心还是有追求有信念,在当下,我更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样的精神。 我觉得我更像垂髫,但我在生活中看到很多银心。银心这个人物特别难表达,因为她要表现特别物质的一面,特别实际的一面。甚至是当下我们每一个女人都要面临的一个选择,你是选择精神还是选择物质。 可能我们想像垂髫一样追求精神层面,但我们久而久之就活成了银心。但现实没有说谁不对,包括工欲善也是一个精神层面的人,这三个人谁都没有错,谁的选择也都没有错,只是说命运是这样安排的,让他们在那个时代彼此错过了。 我特别想把这两个女孩子不同的地方,用这样一个诗意浪漫的西子湖畔的故事表达出来,也是我个人对那个年代的一个致敬。 02 工欲善 《柳浪闻莺》原小说是以男主角工欲善的视角展开故事的,而戴玮在做剧本的过程中,把故事改成了从两个女主角的情感出发。 在《柳浪闻莺》的文学策划贺子壮看来,从做电影的角度而言,工欲善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做电影的人物,“相对来讲就是杭州男人的一种美感,没有什么行动性,但就是比较吸引人,就是这种无功利性的但有审美价值的一种人。” 作为双女主戏中的男主角,工欲善应该是怎样的,戴玮思考了很久。 导演阐述:最初看原小说时,工欲善这个男主角在我脑子里是形成不了概念的,我曾经问王旭烽老师,我说你笔下的杭州画家应该是什么样子的?我说他这么被动,老是犹犹豫豫的,女孩子能爱他吗?然后王老师就跟说,这才是高级的性感,杭州男人你不懂,不要主动,那才有男人的魅力。 工欲善从来都是被动的,我问王老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物,她说这样的男人其实很多。后来我仔细想一想,如果真的在你面前有这么一个特别艺术的、非常文质彬彬的、非常优雅的、永远用那种温柔的眼神看着你的人,你可能也会爱,对吧? 我就一直在找演员,我其实已经找了很多备份的演员,但是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,我觉得他们骨子里都有一种主动性,所以我就放弃。 直到我见到郑云龙,我一开始还说我不找一个唱歌的,因为他们的表现力太强了。但是当我第一次跟他见面的时候,我就觉得他那个眼神很忧郁,他不说话的时候很像工欲善,但是一说话就不是了,他本身性格是很刚烈的那种。所以我当时也是很犹豫地用他啊,但是当他第一次来试镜的时候,他瘦了很多,他就是我最好的工欲善。 03 第三性 越剧女小生,生活中是女人,台上是男人,工欲善提出,女小生是介于男和女之间的第三性。 女主角垂髫这个人物,承载了关于“第三性”这个重要概念的探讨。 原小说中垂髫和银心之间的联系没有那么紧密,或者说更多是“相杀”,而电影里则增加了“相爱相杀”的成分,甚至让有些观众感觉到了两个女主角之间的暧昧。 这也让垂髫这个人物形象更加复杂。 导演阐述:当时我在小说里看到第三性,觉得其实太理论了,我通过垂髫这个人物,用具体的画面和形式来表达了第三性。她在为舞台而活,但是她瞎了,她的状态和她的生活中那么不堪一击,但她却用内心去拥抱了遭遇的一切。她最后一幕的造型,就是给人一种雌雄同体的感觉。 我不想强加给观众一个第三性的概念,我也跟王旭烽老师讨论过,不想理论性哲学性地把这个概念提出来,我们没有去讲性别的差别,而是讲这个人的精神层面,她是精神非常丰富的艺术家。 电影里垂髫对女人、对男人、对自己的精神追求是什么状态,都表现得非常清楚了。但是垂髫对于第三性这个事情,她自身不知道,是因为工欲善讲了这个概念,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情感是那样复杂,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,她也需要想清楚,她是谁,她为什么是女人,但又可以演男人,她在找自己。 两个女孩之间的这种情感,也许会超越友情。有人会觉得她们是一个人的两面,有的时候可以这么理解,但同时我觉得她们是互补的,是情感上的一种照应。 垂髫有那种雌雄群同体的气质,她在面对银心的时候有一种保护欲望,因为她是我的妹妹,我要保护她。在舞台上她们演情侣,梁山伯要照顾着祝英台。 但是垂髫在工欲善面前是个女人,她有她小女人的一面,她觉得工欲善讲那些文化层面的东西,包括讲女小生讲扇子的时候,她觉得这是她不了解的,她就会非常崇拜这个男人。 我去采风的时候,我和越剧的女小生接触过很长时间,她们就是生活中性格很大条,不拘小节,非常注重精神层面,对生活对事业各方面的理解非常有主见,就是真正的艺术家。 当我们去想一个艺术家的时候,有很多种可能。我也看到网上有人评论说暗藏百合,其实说实话我并没有这样的想法,我想讲的就是一个女小生独特的人生,一个喜欢越剧的精神追求者,情感层面是非常丰富的,她在银心面前就是有保护欲的人,在工欲善面前就是一个纯粹的艺术追求者。 04 年代感 在戴玮看来,90年代的年代感和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是她着重想通过片子呈现的。 主演郑云龙也表示,在揣摩角色时,更重要的是对那个年代的理解。 《柳浪闻莺》还原了90年代嵊州的景观、古戏台、水乡社戏的风俗,以及近20分钟的越剧唱段,再加上4:3的画幅,呈现一种复古的年代感。 导演阐述:当时我们在研究影像风格的时候,摄影指导给我两种选择,一种是4:3,一种是黑白。我一开始说我都不要,我说这样太损失我的画面了,我觉得越剧很美,我当时去嵊州越剧团第一次看越剧时,就被震住了,真的特别震撼,我就想怎么能把这些美的东西用我的影像、用我自己的理解和风格审美风格去表达。 所以当说到4:3的时候,我当时是拒绝的,后来因为我是想讲人的故事,我讲这几个青年人在那个年代他们的感情、爱情、友情,怎么能让观众更进入他们的内心?后来我觉得可以考虑4:3,但是我不考虑黑白。 我试了一些镜头,我发现当她们穿着戏服,然后4:3的画面给到一张女主人公的脸的时候,我觉得强烈的想了解她内心的那种冲动是不言而喻的,是很能直击灵魂的,能把她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表达出来。 05 双结局 在《柳浪闻莺》放映现场,导演戴玮透露电影拍摄了双结局,目前选取了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局,是希望能给观众留白。 导演阐述:20年后的结尾是说20年后工欲善是一个著名的画家,他做了一幅画,画的是一个女小生,在国际上获奖了,然后回到杭州开了一个画展。在画展上,碰到了从国外回来的银心,两个人面对面地看那幅画,画中人物是垂髫,三个人用这样的方式在20年后又相见了。 没有明确讲,但是一看就知道他们各有各的家庭,工欲善没有和垂髫在一起,垂髫去哪里了我们都不知道。我们觉得他们未来怎样不重要,两个艺术家如果在一起生活,垂髫又是全瞎的状态,我们能想象到他们是否能柴米油盐那样过普通人的生活。 我还特意把郑云龙和阚昕(饰演银心的演员)弄成了40岁的样子,但是为什么没用20年后的结局?当我真的坐下来完整看这个片子的时候,我希望留有余味,如果你们看完了还惦记他,我觉得其实就对了,其实是另外一种成功。 所以我们给了大家一个开放式的结局,让大家回味那个年代那段青春,那段爱情,那段友情,那段真情,就够了。其实那个年代最重要的我觉得是他们的一种精神状态。 如果大家想看20年后那个结局,我们其实可以放在未来的一个宣传片里面,或者放在茅威涛和郑云龙唱的主题曲里,因为它是个完整的东西,我希望它还是带着诗意的感觉。(杨晋亚/文) |